阅读历史 |

第153章 汇款100元支持(1 / 2)

加入书签

李铭把包裹都放在自己办公桌上,还占了些胡来的桌面,两人的桌子是拼一起的。

刘德递了把刀子给他,从副科长桌子底下拿来的。

李铭边拆包边说,“这次还有一包草种,到时候我先拿去向阳花试种。产量可以的话,我们再推广开来,整个东风公社都种。”

李雪瑶帮忙一起拆包裹,“真能那样的话,咱们整个科都是沾你的光。”

刘德双手抱肩,站旁边看,“应该说整個厂都是。”

还真是,采购三科的物资都是提供给食堂,工人只要愿意花钱买单炒菜,不需要票都可以购买肉类。

拆开一大包草种,李铭感觉够种好多亩的。

他拿起里面的信纸,才晓得就只够种一亩地,一亩地要用三四斤草种。

对方在信里说了,要草种的不止李铭一个,他们已经免费提供上千斤的草种给全国各地的同志们了。他这种实验种植的,就先给了四斤让他积累种植经验,可以收获种子后再扩大种植面积。

这个年代就是这样,只要不违反政策,自己吃苦自己受罪都行,决不能让同志们失望,更不能打击了同志们的热情。

对方可能是打肿脸充胖子也充不住了。李铭看完忍俊不禁,把信纸递给李雪瑶、刘德看。

李铭也发觉除了粮食,其他种子都很好要。

因为他刚又拆了一封斜挎包里的信,是他求小麦良种的。

对方先夸奖了一下李铭的探索学习精神,后面就是委婉拒绝了。

育种研究不是他这小年轻可以搞得起的。

假如都没有的话,大不了到时候他开车把附近的地方跑一遍,收集附近田里的各种粮食做粮种。

让你们看看大力出奇迹。

看完草种的信,刘德感叹道:“这个,要是我们以后出名了,一大堆人写信来要良种,我们也得头大啊!单单邮费就多了。”

李雪瑶不在意道:“没事,我们本来就是要低调的!不然怎么瞒住产量。”

“说得也是。”

李铭这才想起来问道:“科长、副科长去开会了么?”

李雪瑶回答道:“早早去运输科了,钱进也去了。”

李铭说道:“那我把这些东西拿回家养好,然后我也去运输科。”

收拾了一下,李铭骑车离开办公楼,跟大门的保卫点了个头,不用签出入登记本他就出厂去了。

他也没回四合院,骑了一段路,趁着没人,把一堆东西就收进小世界。

李铭去邮局给寄草种的大队汇款100元,支持一下对方,希望对方再接再厉找到更多良种。

邮局的小姑娘还多嘴问了一句,他把前因后果说了一下,小姑娘眼睛闪闪发亮。

李铭赶紧溜之大吉,可不敢随便招惹女的。要是几十年后,多少得要互相添加个好友,以后吃个饭聊个天什么的。

办完事,他骑车回轧钢厂找到运输科。

陈国栋科长不在,陈冬副科长跟钱进两个人在擦车洗车。

旁边站着一个中年人,长得像范伟,劳模崔师傅。

采购三科借的是七车间的绿色小货车。

没其他原因,就是七车间要价最低。

载重2吨,100公里油耗15升,油箱45升,对于采购三科很够用。

(剧里把66年4月才出样品车的BJ130轻型货车提前出现,这是一款计划用来替代马车的皮卡车型。)

李铭也加入擦车行列,这就是他自己撞上来找的活干。

李铭心想,‘怪不得刘德今天一点也不积极,估计猜到要先擦车洗车,干脆先在办公室值班。’

有副科长一起擦车,不然,他多少也要笑话一下钱进。

钱进跟胡来都是比较‘活泼的’,这么老实积极主动干活,不大可能。科里年纪最大的张有禄倒是可能,会比较主动的承担一些事情。

擦好车,陈冬副科长给崔师傅敬牡丹烟。李铭、钱进两人站旁边如同小学生。

崔师傅把启动的步骤讲解了一遍,实际操作了两遍。然后让采购科三人比划一下。李铭过关,副科长、钱进有步骤错误。

崔师傅又重新讲授了一遍。

副科长、钱进已经拿出了随身小笔本记下来了。

感觉李铭是真的会开车,崔师傅在旁边看着,让他实际操作一遍。

李铭拿起摇把启动,一次成功。

崔师傅坐副驾驶,让他直接开车,他按着崔师傅的口令,马马虎虎的完成。

陈冬副科长、钱进两人看得羡慕不已。

接着李铭就站到远远的阴凉处,看崔师傅给副科长、钱进加练。

陈冬副科长、钱进先后尝试上车操作,就是没能过关。崔师傅要求比较严格,要是其他司机师傅可能就过关了。

崔师傅把李铭叫过去,“小李,你基本功是有的,我带你出城实地练练车。”

李铭问道:“崔师傅,我们去哪里练,我要准备些什么吗?”

“就是随便找条郊区没什么人的路跑一跑,不需要准备东西。”

李铭提议道,“我们去东风公社那条路吧,我以后主要跑的就是那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