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61章 看不懂但他大受震撼(1 / 3)

加入书签

第461章 看不懂但他大受震撼

李铭接过信,“麻烦您了!估计以后会时不时的有信寄过来。”

老张笑呵呵道:“不麻烦。我都会帮您小心保管好,肯定不会遗失了。”

门卫老张算是职工楼工地沾李铭便宜最多的一个,每次有好吃的都少不了一份,好烟更是没少抽。

这就是他让周晓白把信寄到这里的原因,不会被人偷拆拿走。

“老张,谢了哈。”

“您慢走。”

周晓白的信这么快就到了,那天应该是写好了信,准备出门寄信了才给他打电话,问寄哪个地址合适。

本市4分钱的邮票加上1分钱的信封,不算稿纸,起码花了小姑娘5分钱。

李铭把信收进包里,准备等会有空闲了再拆开细看。

负责搞宣传的小魏迎上前,“李组长,早呀!”

“怎么样,杜副组长今天有没有新提议?”

“昨天去参观了焦裕禄的先进事迹,下午厂里又开会学习。他刚刚叫我下次出黑板报的时候可以带上相关的内容。”

好的点子,李铭向来是大力支持,“这个想法不错。你从报纸里找些故事,趣味性多一点那种,大伙爱看那些。”

“好的。我今天就去找一些,明天改版换上去。”

李铭手指一个角落,“怎么堆了那么多水桶?”

小魏回话道:“您之前跟厂里说了,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在工地帮不上忙,让他们去河里挑水。昨天下午,厂里先把桶送过来了,参加劳动的人要今天8点才来。”

李铭继续往指挥部走去,“铁皮桶就算了,你们也不把木桶放在晒不到太阳的地方,等一下全都晒得漏水了。”

“昨天下午咱们没人在这边,他们是欺负老张腿脚不便,老张又说不过厂里的人。”

“哼!等厂领导来干活了,记得上点眼药。”

故意没搬走就是等李组长这句话,小魏笑道:“明白!”

李铭随口道:“像李副厂长那样的厂领导参加劳动,以前都是在车间混过去的。”

“这次到咱们工地劳动,真让他们搬砖,估计是吃不消。让他们帮忙打水,偶尔挑两趟,应该还是可以的。”

小魏笑嘻嘻道:“我是不敢说这话,也就您敢说他们是混过去的。”

“跟你才会这样说,你也别给我说出去。”

“我肯定不会传出去的。”

两人边聊边往指挥部的临建房走去。

58年《关于各级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》。

59年《关于坚决贯彻执行〈各级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〉的通知》。

一直在执行。

而且‘两参一改三结合’的制度,工厂的领导干部参加劳动是必须的,在车间干活还算是比较便利。

机关单位的脱产干部,除极少数年老体弱、不能参加体力劳动的以外,人人都要劳动,直接去农村劳动。

这个参加劳动是远离家,就有些不太便利的。

为了接地气,消除官僚气息,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,生活上要跟社员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。

前几年是不同时间一批一批抽调去农村参加生产,一去就是两三个月。

这几年轻松了一些,但是每人每年至少要有1个月以上的时间参加体力劳动。

一个月看起来挺多的,实际就是平均每个月2次,再加上集体劳动的几次,比如农忙抢收、植树造林,凑一凑就够了。

车间主任、书记、办事员、技术员这一层级的人倒是每周都要参加一次生产劳动,工人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。

轧钢厂的头头跟机关办事员这次来工地劳动,纯粹是来给李铭添乱。

倒水泥楼板耗水大,正好最近要节约用水,所以他想到了让这些人去河里挑水,为了安全,到时还会安排两个水性好的在那边指挥这些人。

挑水,既参加了体力劳动,也不会打乱工地的节奏,还不会真的累趴下。

实在没什么力气的人就去烧水给大家喝。

搞定这些人,李铭是费了心思的。

邱副组长在指挥部门口,“李组长,咱们今天倒水泥楼板,厂里领导又要来参加劳动。我心里还是没底,要不今天您亲自盯着?”

“昨天早上咱们不是说好么?没事的,你跟往常一样指挥就行。我不一定有空,昨天傍晚厂里的事情,想必你也听说了。”

邱副组长点头道:“听说了,保卫科这次动静挺大的。”

“我昨晚连夜赶去津城进行抓捕,好在把人抓到了,我现在是刚从津城赶回来。”

小魏吃惊道:“啊!那您一晚上都没休息啊?怪不得我刚才看到治安股的人跟着您到了大门口。”

李铭说着话带头进入指挥部办公室,“抓捕顺利,在津城北河分局睡了一会才回来的。”

小魏敬佩道:“您可真拼!要是我,肯定会在津城多休息会,等休息好了才回来。”

邱副组长劝说道:“路上来回就要好几个小时。哪有什么时间休息!睡不了两个小时,您要不先回去休息?”

“我年轻,通宵继续上班都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