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661章 自家男人挺辛苦的(1 / 3)

加入书签

二战后,瑛国的工业能力开始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。

用同样的人工和物力,瑛国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更低,也就是价格虚高,别人买了会不划算。

在国际贸易中失去了优势,这就会造成贸易逆差。

进一步的恶果是产品卖不出去,工厂不能扩产招工反而倒闭裁员,恶化了本土的就业市场。

本来,当瑛国的进口大于出口的时候,卖出英镑的人会多于买入英镑的人。

再加上糟糕的经济数据,投资人也会把手里存有的英镑抛售出去,换成其他实际上更有价值的货币。

恶性循环,英镑贬值的压力一直有,瑛国是在硬撑着不让英镑贬值。

李铭不知道瑛国佬具体能撑到什么时候,但是他知道瑛国佬这次撑不住。

也就是不知道具体的日期,不然李铭肯定要给瑛国来那么一记狠的。

星辰公司可不管瑛国佬怎么想,美元、人民币、日元、马克、卢布这些都收,就是不收英镑。

内地的香菇出口大部分是去往港城,他也是这样建议土产公司的,合同要以人民币计价,还顺便提交了一份建议书。

60年代,世界各国基本都是固定汇率,基本不用考虑汇率风险。

由于被禁用美元,我国对资本注义国家的进出口,收付外汇以使用英镑为主,大约占到了半数以上,其次是港币。

港币绑定了英镑汇率,实际上还是英镑。

类似港币这样绑定英镑的有30多种货币,会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签合同的结算用英镑来定价的话,英镑要是贬值,亏的就是我们。

比如合同约定单价1英镑每斤,人民币是6.89元每斤。

这个6.89元的报价是我们以内地的成本计算出来的,换算成1英镑写进合同里。

英镑贬值了并不会更改到合同定价,单价还是1英镑每斤,我们卖出1斤收到的还是1英镑,但是没有6.89元了。

假如英镑贬值10%,我们收到的实际是6.2元。

贬值越多,亏的越多。

我们自然是不愿意,也就凭空多出了许多商业矛盾,也是外交上的麻烦。

李铭提建议的依据非常光明正大,内地的报纸时常报,瑛国的经济不行了,英镑贬值压力大。(313章有带一笔,‘风雨飘摇中的英镑’)

既然明知道英镑要贬值,还以英镑来计价签合同,那就很没有道理了!

扣帽子的话,都可以扯到卖国的头上去了。

当然了,用人民币计价可以保护好我们的利益、减少了外汇风险,但是风险依然存在,不过是全转移给了外商。

外商不是二傻子,这年月能做国际贸易的商人都是精明的,人家也会有意见,没有这样做买卖的。

这样会导致外商的采购意愿下降,影响我们的出口。

所以李铭的建议书里面特别提到了,允许外商提前预购人民币或者预约远期的人民币,这样外商也可以相应的减少外汇风险。

人民币只是计价交易的工具,并没有使人民币在国际上流通、储备、使用,并不会涉及到其他复杂的金融问题,完全是可行的。

过两天11月15日要开的广交会,上头批准了试行部份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的方案。

向阳花大队。

香菇棚。

正在培育第二茬花菇,李科长到这里来指导工作。

花菇可是老值钱了,多收一茬就多一份收入。

李铭叮嘱道:“要勤快一些,注意好晚上的温度。气温太低了会影响菌菇的生长。”

第一茬的花菇晒干卖给了土产公司,货款已经到账,高队长也放下了包袱,脸上的笑容藏不住。

“晚上有安排专人在这看护着。”

“这第二茬的花菇,土产公司可是期待得很。”

“他们说了,后天的广交会上,会把咱们的花菇当做样品摆放在展区里。”

样品肯定是要挑外观最好的,李铭会心微笑道:“随便挑一挑都是又大又圆又厚,色泽还明亮,不当样品都说不过去。”

高队长真诚说道:“李科长,这次的香菇种植我们大队可不敢居功了。”

“市里面准备立典型,我们大队开会商量过了,要向市里面实话实说。”

高连长也说道:“是啊。木屑香菇全是你的功劳,我们只是打个下手而已。”

“从木屑渥堆发酵开始,到香菇的采摘翻晒,全都是你手把手指导我们做成的。”

晒得不好,外形会不够美观,影响品相。等有大批量新鲜香菇供应的时候,量大管饱随便都是好的,比较少人去计较。

李铭笑着推脱道:“没有你们日日夜夜的照料也不可能这么顺利。”

“而且提倡个人忽视了集体也是不太对的,是要犯错误的。”

“咱们不触这个霉头。你们可以写是集体努力的成果。”

他才没空去做报告,这样的荣誉要来了也没有用处。

高队长、高连长等人对视了几眼,确实如此,现在是强调集体所起的作用。

李铭拿出很老套但很好用的办法,“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